什么是空調“大溫差”,對機組有什么影響
什么是大溫差?
在空調系統中,“溫差”指的是冷凍水從冷水機組流出時的溫度(供水溫度)與返回冷水機組時的溫度(回水溫度)之間的差異。傳統上,國內空調冷凍水系統的供回水溫差通常設定為5℃,即供水溫度7℃,回水溫度12℃14。然而,在特定應用場景下,為了提升效率并減少能耗,會采用更大的供回水溫差,這種技術被稱為“大溫差”。在大溫差空調系統中,冷凍水的供回水溫差一般可以達到6~10℃。
大溫差對冷水機組的影響
當空調系統采用大溫差設計時,即冷凍水的供回水溫差從傳統的5℃增加到6~10℃,這一變化會對冷水機組的工作效率產生重要影響。具體來說:
流量與流速的變化:隨著溫差的加大,為了達到相同的制冷效果,所需的冷凍水量會減少,這意味著流進蒸發器的流量將減小,同時冷凍水流速也會降低。這種流速的改變直接影響了蒸發器內部的換熱特性。
換熱特性的影響:蒸發器換熱特性的關鍵在于兩個方面——傳熱系數和對數平均溫差。由于蒸發器內的換熱管壁非常薄,因此傳熱系數主要受到水流速度的影響。當水流速度下降至低于0.91米/秒時,水流會從紊流轉為層流,這會導致換熱效率顯著下降;相反,如果水流速度過高(超過3米/秒),雖然能維持紊流狀態以保證良好的換熱性能,但過大的流速可能會引起管道沖蝕問題。另一方面,對于給定的出水溫度,增大溫差意味著提高了換熱過程中的溫差,從而增強了換熱效率。
COP的變化趨勢:研究顯示,冷水機組的性能系數(COP)受出水溫度的影響遠大于回水溫度的影響。例如,當出水溫度從7℃降至6℃時,蒸發溫度大約會下降1℃左右,這對COP有明顯的負面影響;而回水溫度每升高1℃,蒸發溫度僅上升約0.1℃,對COP的影響相對較小。因此,在保持出水溫度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提高回水溫度來實現大溫差運行是可以提升冷水機組COP的。然而,如果同時降低了出水溫度,則可能導致COP下降,并且由于流速減慢造成的換熱系數降低還會進一步增加冷水機組的能耗。
不同類型冷水機組的表現差異:不同類型的冷水機組對溫度變化有不同的響應。在相同的溫差條件下,螺桿式和離心式冷水機組都會因為出水溫度的降低而導致COP下降;但是,在出水溫度固定的情況下,螺桿機對回水溫度升高的敏感度較低,而離心機則表現出更復雜的特性——在較高的出水溫度下,回水溫度的提升對COP的影響不大;但在較低的出水溫度下,同樣的回水溫度增長卻能帶來較為明顯的COP改善。因此,在選擇冷水機組類型時,除了考慮其基本性能外,還應評估它在預期工作條件下的溫度響應特性。
更多有關制冷的相關資訊,請登錄銀海松官網www.midifool.com查看,或者撥打電話010-66531607來向銀海松的工程師咨詢。北京銀海松科技有限公司,專注工業制冷行業21年,經營銷售空調制冷壓縮機,冷庫制冷壓縮機等應用于各種工業制冷工況的谷輪壓縮機。銀海松2011年開始和艾默生環境優化技術合作,代理銷售艾默生谷輪制冷壓縮機的全系列產品,以及艾默生制冷壓縮機組和艾默生制冷配件。另外銀海松還從事制冷壓縮機組的生產制造,以及提供制冷工程的方案設計和施工,制冷設備的保養維修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