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制冷壓縮機帶液啟動,避免液擊故障
回氣冷卻型制冷壓縮機在啟動時,曲軸箱內的潤滑油劇烈起泡的現象叫帶液啟動。帶液啟動時的起泡現象可以在油視鏡上清楚地觀察到。帶液啟動的根本原因是潤滑油中溶解的以及沉在潤滑油下面大量的制冷劑,在壓力突然降低時突然沸騰,并引起潤滑油的起泡現象。這種現象很像日常生活中人們突然打開可樂瓶時的可樂起泡現象。起泡持續的時間長短與制冷劑的量有關,通常為幾分鐘或十幾分鐘。
大量泡沫漂浮在油面上,甚至充滿了曲軸箱。一旦通過進氣道吸人氣缸,泡沫會還原成液體(潤滑油與制冷劑的混合物),很容易引起液擊。顯然,帶液啟動引起的液擊只發生在啟動過程。與回液不同,引起帶液啟動的制冷劑是以“制冷劑遷移”的方式進人曲軸箱的。制冷劑遷移是指制冷壓縮機停止運行時,蒸發器中的制冷劑以氣體形式,通過回氣管路進入制冷壓縮機并被潤滑軸吸收,或在壓縮機內冷凝后與潤滑油混合的過程或現象。
制冷壓縮機停機后,溫度會降低,而壓力會升高。由于潤滑油中的制冷劑蒸氣分壓低,就會吸收油面上的制冷劑蒸氣,造成曲軸箱氣壓低于蒸發器氣壓的現象。油溫愈低,蒸氣壓力越低,對制冷劑蒸氣的吸收力就愈大。蒸發器中的蒸氣就會慢慢向曲軸箱“遷移”。
此外,如果制冷壓縮機在室外,天氣寒冷時或在夜晚,其溫度往往比室內的蒸發器低,曲軸箱內的壓力也較低,制冷劑遷移到壓縮機也容易被冷凝而進人潤滑油。
制冷劑遷移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制冷壓縮機停機時間越長,遷移到潤滑油中的制冷劑就會越多。只要蒸發器中存在液態制冷劑,這一過程就會進行。油于溶解了制冷劑的潤滑油較重,它會沉在曲軸箱的底部,而浮在上面的潤滑油還可以吸收更多的制冷劑。
除容易引起液擊外,制冷劑遷移還會稀釋潤滑油。很稀的潤滑油被油泵送到各摩擦面后,可能沖涮掉原有油膜,引起嚴重磨損(這種現象稱為制冷劑沖刷)。過渡磨損會使配合間隙變大,引起漏油,從而影響較遠部位的潤滑,嚴重時會引起油壓保護器動作。
理論上講,壓縮機安裝曲軸箱加熱器(電熱器)可以有效防止制冷劑遷移。短時間停機(比如在夜間)后,維持曲軸箱加熱器通電,可以使潤滑油溫度略高于系統其它部位,制冷劑遷移不會發生。長時間停機不用(比如一個冬天)后,開機前先加熱潤滑油幾個或十幾個小時,可以蒸發掉潤滑油中的大部分制冷劑,即可以大大減小帶液啟動時液擊的可能性,也可以降低制冷劑沖刷造成的危害。
但實際應用中,停機后維持加熱器供電或者開機前十幾小時先給加熱器供電,是有難度的。因此,曲軸箱加熱器的實際效果會大打折扣。對于較大系統,停機前讓制冷壓縮機抽干蒸發器中液態制冷劑(稱為抽空停機),可以從根本上避免制冷劑遷移。而回氣管路上安裝氣液分離器,可以增加制冷齊遷移的阻力,降低遷移量。當然,通過改進壓縮機結構,可以阻止制冷劑遷移,并減緩潤滑油起泡程度。通過改進回氣冷卻型壓縮機內的回油路徑,在電機腔與曲軸箱遷移的通道上增加關卡(回油泵等),停機后即可切斷通路,制冷劑無法進入曲軸腔,減小進氣道與曲軸箱的通道截面可以減緩開機對曲軸箱壓力下降速度,進而控制氣泡的程度和泡沫進入氣缸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