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正逐步推出大眾視野的制冷介質---氨制冷劑
曾幾何時,氨制冷劑憑借其優異的物理性質為世界工業制冷和家用制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是也正是因為氨制冷劑的這些物理性質,逼迫其慢慢退出了制冷界的舞臺。當下,制冷劑的種類多達上百種,而凡是涉氨制冷的企業,都遭到了嚴格的對待。難道氨制冷劑就再也不能重現當初的輝煌了嗎?下面小編就詳細的為大家解析這一類制冷劑---氨。
制冷劑-氨的物理性質:
凝固溫度-77.7℃,標準蒸發溫度為-33.3℃,常溫下冷凝壓力一般為1.1~1.3MPa,氨的單位標準容積制冷量大約為520kcal/m3。
氨的吸水性較好,低溫條件下水分也不會從氨液中析出,所以使用氨作為制冷劑不會發生系統“冰塞”。氨不腐蝕鋼鐵,但是含水分的氨液對銅和銅合金有腐蝕作用,且使蒸發溫度稍許提高。因此,氨制冷裝置中不能使用銅及銅合金材料,并規定氨中含水量不應超過0.2%。并且,使用氨作為制冷劑的制冷系統中對管道及閥件均不采用銅和銅合金。
純氨對潤滑油無不良影響,但有水分時,會降低冷凍油的潤滑作用。氨在潤滑油中不易溶解,故要在裝置中設置油分離器,減少潤滑油進入冷凝器和蒸發器,防止熱交換表面被油污染后傳熱性能降低。
制冷劑-氨的危險性:
使用氨作為制冷劑,最大的危險就是發生爆炸。當空氣中氨蒸氣的容積達到0.5-0.6%時可引起爆炸。故機房內空氣中氨的濃度不得超過0.02mg/L。氨在常溫下不易燃燒,加熱至350℃時,分解為氮和氫氣,氫氣與空氣中的氧氣混合后會發生爆炸。與空氣混合的體積分數在11%-14%時即可燃燒。在16%-25%時遇明火可能爆炸。在0.5%-0.6%時,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時就會中毒。當空氣中氨的含量達到0.5%~0.6%時,人在其中停留半個小時即可中毒,達到11%~13%時即可點燃,達到16%時遇明火就會爆炸。
所以,在制冷劑界,氨是讓人又愛又恨的一類。易于獲得、價格低廉、壓力適中、單位制冷量大、放熱系數高、幾乎不溶解于油、流動阻力小,泄漏時易發現。但是氨制冷劑有刺激性臭味、有毒、可以燃燒和爆炸,對銅及銅合金有腐蝕作用。也許,最終也只有放棄。